分享电泳设备设计制造服务及电泳漆技术咨询
是谁发现了电离理论?
电离理论又称为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,又称为酸碱电离论,这是1884年时由瑞典化学家S.A.阿伦尼乌斯提出的,S.A.阿伦尼乌斯提出电解质会在溶液中自动的离解成正、负离子的理论。斯凡特·奥古斯特·阿伦尼乌斯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,在1903年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。
知名成就
阿伦尼乌斯方程
离子解离理论
酸碱理论
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(1903年)
富兰克林奖章(1920年)
电离理论的要点
1.电解质在溶液中离解成离子:电解质溶于水时,它们 的分子或多或少地离解成带电的位子,这叫带电的粒子叫做离 子。分了离解成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。每种电解质都能电离出 两种离子:一种是带正电荷的叫做阳离子;另一种是带负电荷 的叫做阴离子。全部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和等于全部阴离子 所带负电荷的总和,整个溶液显电中性。
2.离子与中性原子或分子的性质不同:离子带有电荷,它 和中性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完全不同。例如,金属钠能与水迅速 作用,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;而钠离Na+却不能与水起这样 的反应。
3.电离是一可逆过程:在溶液中分子电离成离子,离子 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着,带有电荷的离子相互碰撞在一起时,还 可形成原来的分子。所以,电离是一个可逆的过程。
4.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:如果在电解质溶液 冲插入两个电极,此时溶液中的离子受到电场的作用,就要向 带有相反符号电荷的电极移动。即阳离子移向阴极,阴离子移向阳极,离子到达电极后即失去电荷(放电),变成中性原子或 原子团,从溶液中游离出来,或者继续变化成为新的物质。电 解质的导电就是这样发生的。
为什么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呢?由物质内部结 构的研究知道: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极性较强的极性分 子能够电离,是电解质1而共价化合物中的作极性分子或极性 很弱的极性分子不能电离,是非电解质。
本文标签:人物
1.镍盐为镀液的主成分一般随镍盐浓度升高沉积速度加快。但镍盐过高时,速度过快易失控,发生镀液自分解,同时镍盐含量还受配位体、还原剂比例的制约,通常在20g/L~35g/L范围。2.次磷酸钠(俗称次亚磷酸钠)为还原剂在化学镀镍磷合金中,几乎
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下西洋?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和目的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,郑和下西洋(1405—1433年)发生在十五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绝不是偶然的,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。首先,郑和下西洋就中国宋代,元代以来对外贸易与航海事业的继续与发展,其次
金属表面光洁度的是什么意思对于已加工零件的表面,初看起来很光滑,但仔细观察一下,就会发现零件表面冇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络,如果使用放大镜观察,表面纹络就显得更粗大了。所以说零件加工以后表面总是有粗糙不平的地方,人们把零件表面粗糙不平的程度称为表面光洁度。金属表面光
汽车工业水性涂装全方位解决方案HLS乘用车行业解决方案如下图HLS商用车(客车)行业解决方案如下图HLS商用车(卡车)行业解决方案如下图汽车行业涂装工艺的革新中国国家环保局于2006年8月15日发布了《汽车涂装清洁生产标准》,并且规定从生产源头